眼下,全球贸易形势严峻复杂,不少中小微外贸企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传导、订单转移风险上升等多重挑战。如何保障资金链的稳定,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,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。
正值午饭时间,浙江惟精新材料的精轧车间里,饭菜刚被送进操控室,尽管食堂就在工厂对面,走过去不到五分钟,但这样边扒饭边盯设备已是近段时间里,大家的常态。
五分钟都得抢,源于企业紧张的产能,惟精生产的高精度铜合金板带广泛应用在电子通讯、高端装备等领域。今年企业成功开拓了加拿大、越南等新市场,但在扩大产能上卡了壳。负责人表示,他们在建项目已占用资金近3个亿,另一方面,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,部分海外客户付款也延迟了。
浙江惟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毛节虎:
“因为我们很多海外市场,它的客户应收款特别长,原来想着慢慢来,但现在因为本身自己的资金还是有点不够。”
同样的难题,也出现在了吉丝新材料。为了拓展新市场,企业负责人前不久去中亚五国转了一圈,跟好几个当地大客商达成意向合作,但要扩产就得购入新设备,像这样两条产线的投资额就超过3000万。
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阎勇超:
“在我们的应收账款回款变长的背景之下,如果说资金链不充足的话,那么我们不敢放给客户,不敢去扩产。”
记者走访绍兴、杭州、台州等地发现,不少中小微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着抵押物不足的难题,同时目前的外贸订单还存在回款周期变长、现金流收窄的情况。